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动画】当“绑票儿”变得高科技……为你解密网络勒索攻击四种分工角色******
一次完整的勒索攻击链条里,一般会有多种分工角色,这也是目前勒索攻击犯罪活动的显著特点。特别是RaaS(勒索即服务)模式这种新型犯罪活动形式的出现,将勒索攻击演进出“商业服务行为”,通过会员、订阅或定制,向其他“攻击者”售卖勒索攻击相关服务。
RaaS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勒索攻击的准入门槛(甚至无需任何网络攻防技术与知识即可发起攻击),也增加了勒索攻击的防护难度,更带来了巨大的“内鬼”作案风险。
其中,勒索软件开发方主要负责勒索攻击中软件、工具、生成器等相关能力的开发,是整个攻击中的上游“制毒者”。勒索攻击行为发起方主要负责实施具体勒索攻击和串联攻击行动中的人员组织,其有可能是一个个体,也可能是一个由组织者和执行者组成的团伙。
对于勒索攻击中的渠道方来说,勒索攻击可能是攻击者定向发动的,也可能与其他的一些掌握“肉鸡”资源的犯罪组织合作。而勒索攻击中的代理方,主要负责拓展和助攻勒索赎金缴纳的成功率,与勒索发起方同样是合作分成收益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勒索攻击产业化、链条化后,勒索犯罪团伙时刻都在与安全工作者们隔空对抗,试图找到更多绕过安全机制的方法。这也是防护能力需要持续升级改善的根本原因。安全有效性从不会一劳永逸,而需要持续安全运营。
监制:张宁策划:李政葳 制作:姚坤森
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北约空中警戒前哨******
自乌克兰紧张局势加剧,美国便向靠近俄罗斯的区域部署先进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美F-35战斗机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就抵达位于德国西南部莱茵河流域附近的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美国驻欧洲空军声称,这是为加强北约集体防御的谨慎措施。
作为美空军的重要海外军事基地,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坐落在埃菲尔山区之中,紧邻比利时与卢森堡。该基地拥有超过3000米的主跑道和2400米的辅助跑道,长期驻扎有5000名美国现役军人和7000名服务保障人员。
回望历史,二战结束后,美英法三国根据《波茨坦公告》的条款占领德国西部。北约成立后,为应对冷战紧张局势,美国希望将其驻扎在西德的战斗机部队向莱茵河以西移动。经协商,法国最终同意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占领区内建立空军基地。1951年,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开始建造,该基地被称为二战以来德国土地上最坚固的基地之一。
该基地建成至今,驻扎过多支美空军部队。1953年,该基地正式启用,成为美驻欧空军第10战术侦察联队的司令部。第10战术侦察联队在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驻扎期间,先后更换多款战机以应对来自苏联的压力。此外,美国空军多支部队轮番调至该基地,部队搬迁调整频率极高。
本世纪以来,因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配套设施完善,美军战斗机参加欧洲联合军事演习期间多在此停留并接受补给保障。随着北约行动的推进,该基地战略作用日益明显。2015年,美军第354战斗机中队从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部署到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以支持大西洋决心行动。俄乌冲突的爆发,更加凸显了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的重要战略地位,由该基地实施的空中警戒行动不断增多。
可以预见,未来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的作战力量还会增加。这也再次表明,执迷于霸权主义的美国“干涉成瘾”,是世界和平的最大破坏者。(■茅蔚业 周嘉政)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